10年专注机电设备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中科院粮食研究所]中科院公布“黑土粮库”科技会战阶段性成果

时间:2023-11-21 作者:admin666ss 点击:90次

9月29日,中科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黑土粮库”科技会战阶段性成果和《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报告》。 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表明气温升高延长了农作物潜在生长季节,适合种植区边界北移。 从2000年到2021年,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两倍。

2021年3月,中科院启动“黑土粮库”科技会战,总结科技会战主要成果,编制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年度报告。 2021年年报重点介绍了东北黑土地自然生态系统本底状况,分析了黑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和支撑能力的变化,介绍了黑土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退化特征,总结了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主要进展。

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农作物适宜种植区边界北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晓勇介绍《报告》时表示,东北黑土区呈中部平原三面环山的盆地状地貌,区内山地平原丘陵和台地分布面积相当。 东北黑土区雨热在同季节降水集中黑土表层松软坡度大于0.5的耕地存在土壤水力侵蚀风险,坡度越大侵蚀风险越大。 东北黑土区生态门槛优越,森林草地湿地资源丰富,是黑土地成土与演化的物质基础,也是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底门槛。

长期气象观测数据显示,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近60年平均气温上升0.31/10年,10积温从20世纪60年代的2830增加到目前的3250。 降水量小幅增加,但降水时空分配失衡加剧,干旱洪涝灾害风险增加。 气温升高延长了农作物潜在生长期,适宜种植区边界北移,定位观测数据显示,近60年作物潜在生长期平均延长速度为1.7天/10年,适宜种植区北移156公里。

“黑土粮库”科技会战建设7万亩级示范区

《报告》分析表明,自20世纪初大规模移民和大范围土地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农业开发利用强度持续上升。 东北黑土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扩大,形成了“粮食主导”的农业种植格局。 到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65.5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3.3%,玉米大豆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8.9%。

中科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议,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开展科技攻关和重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共同建设7万亩级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11万亩,形成主推广技术22项,2021年度累计示范推广

[中科院粮食研究所]中科院公布“黑土粮库”科技会战阶段性成果 热门话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