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的托育服务供给情况如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7月,全市共有提供托幼服务的机构627家,共有托幼机构29171家,托幼机构在园婴儿10327人,全市每千人拥有托幼机构1.33家,托幼机构利用率为35.4%。到2022年9月,全市93所幼儿园共有182个幼儿班,幼儿班增加到3000个。有3000多名学生的20所小学为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子女开设了班级。
从机构类型和分布来看,全市共有公办托育机构2家,95%以上为营利性机构。社区托幼服务覆盖率为5.3%,很少有用人单位为员工子女提供托幼服务。从服务价格和监督管理来看,2020年本市幼儿园平均月费将超过7000元,这是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占运营成本的80.9%。
如何尽快“补短板”?《报告》指出,北京将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扩大幼儿园班额规模。在充分满足学前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加强统筹规划,研究出台设立有门槛幼儿园班的相关政策,扩大幼儿园班额规模,满足2-3岁婴幼儿需求。2023年,幼儿园大班额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推动单位办信托。明确用人单位开展托幼服务所需经费,可按规定从工会经费和福利费中拨付。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总工会等部门计划通过财政补贴和工会经费补助等方式,试点支持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此外,加强社区护理。将托幼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设置有门槛的托幼服务区,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托幼服务。
该报告还暗示,北京将进一步降低选址成本。推动0至3岁托育设施纳入新建住宅项目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就近托育服务。增加公益性托幼服务用地供应,结合实际需要,在旧住宅区改造城市更新和撤并中加快建成社区托幼服务设施,为社区托幼提供支撑。鼓励各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购置置换租赁与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等方式,为全纳教育服务提供免费或低价场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