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资深家庭教育导师,番茄妈妈!
“你是我生的,所以你应该听我的。不管我怎么管教你!”有的妈妈就是这么霸道,对孩子有这种无理取闹的态度。所以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妈妈们特别残忍,甚至总是爱“羞辱式”的育儿。
魏女士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带着她的孩子乘地铁。孩子拿着手机坐在座位上,结果妈妈狠狠地捏了孩子的脸。看到孩子们的口罩被撕掉,母亲并没有阻止。
孩子只好默默地戴上口罩,母亲却又抬手打掉了孩子的帽子。众目睽睽之下,孩子不敢戴帽子,怕惹妈妈再生气。
孩子真的很委屈,一波又一波的委屈又开始了。只见她妈妈伸手去抢手机,抬手就要打孩子。孩子本能的挡住了。我很快听到母亲命令孩子不要坐着,去另一节车厢。
母亲把孩子的书包扔在地上,让孩子跪下。周围人很多,孩子们就一路跪着。当他们到达现场时,他们的母亲把手放在口袋里,然后离开了。孩子在后面追得很快,他一肚子委屈,无处可说。
这样的场景引发争议。现场很多人都在劝这位母亲,可惜她态度特别恶劣。妈妈回复那些“爱管闲事”的人:“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男人膝下有黄金,孩子在这么多人面前当众下跪。他们没有尊严感,极其屈辱。从孩子的胆怯和母亲的态度,很容易想象出孩子总是被母亲约束,经常被母亲羞辱。
“自从生了你,我从来没有过好日子。你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尿布和奶粉上,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这个家庭上。你说你,现在连坐公交都要花钱。我能做什么来支持你?我让你钻到我怀里抱紧我,装矮,你却非做不可。那就好,你这个浪子,你什么都不是。”
因为一张票的费用,这个孩子被当众羞辱。他低着头,一言不发。但他的小拳头,始终攥得紧紧的,不敢回应母亲的半个字。想必孩子的耻辱,会被绑的孩子很痛苦吧!这种童年阴影真的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轻者伤害孩子的自卑和软弱,重者可能导致心理畸形抑郁或性格暴力。
所以妈妈们不要再“羞辱式”育儿了,这样对孩子的伤害太大。
孩子总是被羞辱,伤害很大。
危害:自尊心受挫,容易自卑。
孩子天真无邪,看似无欲无求,但只要有思想有感情,就有自尊。当孩子感受到母亲的侮辱和歧视时,会感到不舒服。有些妈妈即使说话很快,还是会对孩子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遭受的屈辱很容易让他们自卑。
危害:心里抑郁可能导致抑郁。
有的孩子受了委屈,被妈妈羞辱,伤心过后就能忘记。但有些孩子内心敏感,总会不经意间想起,导致情绪低落。尤其是个别家庭,母亲常年如此“羞辱”孩子。只要不满意就大喊大叫,让孩子很郁闷,严重的时候抑郁。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需要我们的认同,但“羞辱式”教育完全违背了这个初衷。所以“羞辱式”育儿的家长,一定要做出改变,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具体的改变如何更有利于孩子?
第一,“羞辱式”育儿的家长需要提高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家长认知低,不懂得科学养育孩子,不认为自己有羞辱孩子的问题。家长也会辩解说是在教育孩子。孩子低头不语,或者自尊心受挫,都是正常反应。
这种错误观念会让父母在屈辱育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最重要的是让父母意识到羞辱式育儿的危害。然后,提高认知维度,采用更有爱心更积极的方式去br
比如让孩子告诉妈妈自己被妈妈羞辱时有多难过,当众被批评时有多自卑。或者,采用家庭角色互换的方式,让母亲和孩子互换角色,扮演各自的角色,体验感情。
第二,“羞辱式”育儿的家长需要转变态度。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父母改变了羞辱性的教育,让孩子摆脱自卑和抑郁的情绪。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内心没有反感和抵触,这样更容易让家长和他们沟通,也能有更好的教育结果。
如果父母做不到,可以试试这个:每天对着镜子微笑,练习用平和的语气对着镜子说话。然后模拟这种情况。这个时候,假设你是镜子里的孩子,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训练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对话。
这次手术后,父母打了自己。要意识到屈辱育儿的错误,慢慢纠正自己的言行,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不断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然后不断刻意练习。我相信你会是一个优秀的家长。
话题:你平时教育孩子,注意态度和场合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