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目前亿翰智库介绍,截至10月27日,以穆迪评估为例,50家房企中,只有万科中海华润保利龙湖越秀金茂7家房企仍维持“投资等级”评估。 标普的评级中,只剩下万科地产中海华润保利龙湖金茂6家公司。 在惠誉相应的评级中,万科中海华润保利龙湖越秀金茂首开华发9家公司仍在。
去年6月以来三大评级机构评级调整情况一览
从“隔空反击”到“主动放弃”
实际上,评级机构采用一套符号体系表示评级结果,可以分为投资级和投机级,代表着机构对违约风险高低的两个基本判断。 从三大评级机构评级结果来看,Baa3/BBB-以上为投资级,以下为投机级,其中Caa1/CCC以下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违约风险。
在接连降级的情况下,不堪市场和舆论压力的房企的态度也从“隔空反击”“反驳对抗”变成了“主动撤退”。
例如,10月5日,标普宣布应旭辉控股的要求,取消其“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 标普还取消了该公司未补偿高级无抵押债券的“B”长期发行评级。 在取消之前,所有评估都被列入了负面影响评估观察列表。
除了寻求积极保护外,部分房企也因国际评级机构不了解公司运营情况,擅自得出结论。 例如,今年4月4日,对于穆迪下调评级,建筑业房地产表示:“穆迪对公司的再融资和还款计划不够了解,没有采取措施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公司正在申请取消评级,不会接受更多的资料。”
6月23日,针对评级机构下调评级一事,碧桂园也予以回击:“公司目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稳定,现金流充裕,此次调整不会对公司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亿翰智库也指出:“与期待的良好风险预警作用相比,三家机构的评级调整前景不佳,风险事件发生或发生后往往会有反应。” 以宝龙房地产为例,7月4日,它宣布将寻求年内到期的2张美元高级票据展期,但穆迪惠誉提前4天和5天在B3和B,在展期公布几天后将其降级为C级。 因此,评级调整比警告作用更类似于触发性结果。
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评级机构的性质和商业模式使得难以维持真正的中立立场。 三大评级机构不是公益性的国际组织,而是营利性的民营商业机构,更重要的是,在现行模式下,评级由被评价者支付的同时,评级业务外机构还有面向被评价者的咨询业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评级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受评级机构的股东和付费的被评价者的影响,外界并不清楚。
而一些在初创企业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尝试自救的房企,在面临评级下调时,其负面影响往往会将企业推向更深的深渊。 约翰智库认为:“其权威地位往往是对风险的忽视和对滞后的过度反应会引起风险并加剧。 对于正在经历流动性危机的房地产企业来说,评级下调可能会将企业拖入恶性循环,使企业陷入越来越深的境地。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