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感悟古人笔墨中的园林雅趣
主题鲜明
展览分为“林泉之心”“雅游适意”“壶中天地”“诗画电影景”四个部分。
塑造园林的要素,来自文学世界的理想仙境,来自现实世界的江山美景,有关园林的文学与绘画作品也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诗画映景》部分以“梦之”“目之”两个单元解读“诗中有画,画也是诗”,展示了文征明《桃源问津图》文伯仁《石湖草堂图》等作品。
大家聚集在一起
在展览中,既可以欣赏马远徐禹功王珒杜琼沈周周臣文征明夏昶唐寅龚贤谢时臣王铎等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也能遇到擅长表现园林景色的画家创作的精品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秋窗读易图》是南宋刘松年的代表作。 画古松参天,霜叶如花,秋江澄静,远山苍茫,山川胜景中高士结庐而居,临水读《易》,虚实交加,营造出一种可玩的空间氛围。 古代文人在这水光山色枫丹松绿之间领略自然之道,孕育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风雅的生活情趣。
明代沈周的《东庄图》由南京博物院收藏。《东庄图》原作24张,明末后只剩下21张。 画的是沈周老师吴宽家庭院的景色。 董其昌对这个册子页前后作了两次题跋。
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恽寿平《鱼藻图》无骨法描绘菱角叶水草水藻大小鱼28条。 古代文人园林中出现最多的动物是鱼。 游鱼既象征着自由无拘束的本真状态,又象征着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独特的表现
展览明线基于古人的观照外物和心灵的角度和方法,设置了“林泉之心”“雅游适意”“壶中天地”“诗画映景”四个部分。 暗线从观众的观察出发,从一个洁身自好的文人心态,到一个生活化的雅集交游,凸显文人的雅趣,最后通过书画园林与现实园林的对比,从书画意境回到现实世界。
在展厅移动变换景色的过程中,观众不时会用亭水榭遮盖竹林,一张棋盘放在榻榻米上,一根棂木支出土墙外…… 据刘顏介绍,在策划和展览中,不仅展品陈列,还精心设计了实体园林造景,增加了展会与观众的交流,最终通过“远见——走近——走进——走出去”这一系列观影视角和体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