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大学双学位老师,教你小数数学秘籍
九九老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双学位的老师,她考了全省第二名,数学149分。
她曾经分享了数学学习的五个层次,表示她有能力通过学习第四层来考上清华大学。
第一层是基本工作即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贯穿小学到高中所有理科的学习,计算能力弱的话理科想学好基本上很难。
第二层是基础概念。
书的基础概念简单易懂,很多学生都会忽略,其实基础概念是解体的核心。
第三层是熟练度。
考试是限时解答,熟练程度不够效率很差,紧张的情况下可能无法解答。
第四层是逻辑思维,深入思考。
第五层是天赋。
根据新教材、教法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暗算、口算能力,首先要动脑、动心、动口,然后动笔。
同时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吴正宪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
锻炼计算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还能提高小学生的核心认知能力。
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更长的学习生涯,学生也无法避免与计算打交道,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留有余地,把难题解决好。
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掌握计算能力是很重要的
数学是一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对数学来说学习的重点是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新闻自媒体]
其中,计算是该学科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要学好数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掌握扎实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其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在一年级的教学阶段,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而且基本上是生活中可以触摸到的计算。
一年级孩子数学计算不好的六个原因
孩子总是数错,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计算时存在各种心理障碍。
第一,知觉粗糙。
有些孩子对数理的感知很浅,很模糊,当他们面对相似的数据和符号时,他们无法清楚地识别,甚至会出错。
第二,固定的思考。
固定思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当孩子学会了新的计算方法后,固定思维可以很好地加强记忆,但是如果他习惯了这种思维方法,很长一段时间,思维的惰性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影响运算速度。
同时,如果孩子同类型的习题做得太多,思维模式的重复次数多了,就会产生成见的思想,面对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习惯用老方法解答新问题,必然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第三,记忆偏差。
学习一段时间后,积累信息会增加,而且由于时间、复习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过的知识不能一下子全部调用,会引起“遗忘性错误”。
第四,表象模糊。
表象是大脑再现知觉的过程,是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孩子在进行运算之前,先感知从问题中学到的知识,然后回忆运算法则,再进行抽象运算。
但孩子刚上小学时,更多的是从具体形象而非逻辑感知,表象容易模糊。
第五,受其他信息干扰。
人的视觉、听觉有时有选择性,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不同,也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向。
在计算时,孩子会很容易地接收到其他信息,例如隐式条件等强信息。
第六,“轻敌”的思想和厌恶感。
在计算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很快得出结果,急切地追求成功,忽略细节问题,希望引起计算错误。
基本上这些错误发生在数量少、公式简单或数量多、公式复杂的情况下。
在问题简单的情况下,孩子容易轻敌,计算杂乱。
问题一难,孩子又会产生忍无可忍、厌烦等情绪。
做题时,还没有看清问题,赶紧下笔,做完后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自然会引起计算错误。
做好这四点,孩子的计算能力又快又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计算是否正确,计算速度是否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确而快”。
那么,要让孩子做那个,该怎么做呢。这里有一些建议。
第一,构建情境,理解计算理。
一年级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就要注重建构情境,通过具体事物使其理解计算理。
例如,给孩子准备一根棍子,当孩子在计算8+5时,用实物来表达计算过程。
他们自己动手观察,凑十法原理:8+5=8+2+3=5+5+3。
当孩子计算“10+3”时,他们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同时也能理解为什么“8+5=13”。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在着手实践的同时,能够开动脑筋,自觉地理解计算理,从而掌握数学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视听结合,口算强化。
在孩子掌握笔算之前,首先要锻炼他的口算能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口算训练,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
视算,即通过眼睛看,用头脑计算,用嘴说等方法得到最后结果
听计算要用耳朵听,用脑子记住后再说结果。
在训练孩子的口算能力时,最好改变两种形式,交替使用,灵活配合,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三是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竞争是每个人都存在于基因中,一年级的孩子也一样,不服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喜欢被大人表扬。
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可以举办几次家庭竞赛,督促孩子掌握计算技能。
四是严格训练,养成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要从写作开始。
而且,今后的学习要进行大量的笔算,让孩子认真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才能使错误更直观,便于计算后的检查。
第一个儿子做一道一百题要花18分钟,正确率也不高,但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下,他现在3分钟就能做完一道,而且他能独立检查,正确率高,真是正确又快。
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对小学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计算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