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照片:孙贤超
近日,通化市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世界人参之都”,力争到2025年人参产业产值达到440亿元。今年4月,通化还将人参花定为市花。
工业基地
58岁的王世臣是通化市的主要人参种植户,目前租用了300多亩土地种植人参。与往常一样,8月4日凌晨5点后不久,王世臣来到通化市通化县金斗朝鲜族满族村的人参田,他和几十名工人正在那里除草,仔细观察人参的生长情况。
今年,吉林省的降雨量比往年多,王和他的工人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监测农田排水情况。王世臣租用了300多亩土地,70多亩人参已年满4岁,8月底、9月初将开始收获,从现在开始收获这个时间非常重要。
推进力
通化当地人认为,人参产业不应仅仅依靠销售生人参,而应依靠人参深加工,这是该产业的驱动力。
例如,吉林三威人参制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人参食品、化妆品、家居护理、个人护理、人参深加工四大系列产品。“现阶段,公司的产品主要以订单生产的形式。公司正在寻求与国内营销团队合作,进一步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
[新闻论坛]
”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人参深加工方面,吉林桑威也在人参产业链项目建设中。吉林桑威建设运营的通化快达人参产业园初步形成了市场交易、仓储物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和电子商务营销“一个平台”的“四大板块”功能布局。通化快田人参产业园一名工作人员说:“目前,人参产业园有716家商户,560个电商家庭,每天发出1万多份快递订单。2021,园区实现交易额62.3亿元。”。
“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正在蓬勃发展,生产线也在昼夜不停地运转。下一步要么是进一步扩大生产线,要么是寻找外部的合同制造商。”王说,人参饮料将是下一步。
“通化一直以来对资本市场并不陌生。资本市场的建设已被纳入通化市第十四个五年计划。”通化当地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随着通化人参产业的快速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参深加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位置位于
吉林省作为林业资源大省,有利用林地资源发展人参产业的传统。目前,吉林省林下人参种植总面积约100万亩,主要集中在吉林、白山、通化、延边地区。根据人参资源禀赋和森林资源特点,选择通化县、吉安县、惠南县、抚松县和汪清县为吉林省人参种植重点地区。
其中,通化市快达人参交易市场和清河野生人参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涵盖产品展示销售、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功能,成为全国人参交易集聚区。
根据通化市规划,“十四五”期间,通化市应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人参产品集散中心、国际人参文化旅游保健中心、世界人参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中心。到2025年,人参产业产值有望超过440亿元。
通化市重点农业项目开发中心工作人员王彦宇表示,通化市人参产业的发展有文化传承的基础,人参“老头”文化在通化广为传播,“人参加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从人参深加工来看,通化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5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31家,国家工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工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全国A股上市的3家人参主题企业均位于通化。
省级战略
在吉林省,人参产业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丰富产业,是新兴的农业支柱产业,人参产业的发展已被列入全省战略规划。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吉林省人参产业总产值应达到800亿元。林下参与了非林地种子和人参的协调发展,标准化园林人参和标准化林下人参种植基地比例分别达到75%和50%,鲜人参的质量合格率达到85%以上。按照全链发展模式,进一步稳定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7%、50%和43%。到2030年,人参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力争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新兴的农业支柱产业。
在此前《加快实施意见》对全省优质人参产业政策解读的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刘文国表示,在“差异化”时期,吉林省要重点在人参品种选育、高效栽培、高效利用、高效利用等方面下功夫,深加工在人参种植、加工、仓储和流通等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全链条发展模式,进一步稳定一次生产种植规模,推动全省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真正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支柱产业。
据悉,2021,吉林省人参产业链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引领吉林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吉林省东部山区产业繁荣的重要标志。通化市已占据吉林省人参产业的一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