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结束,四季度正式开工。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参与救助,扩大失业保障,覆盖返乡农民工
此次会议判断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在此期间,“受超预期因素影响,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回落”“三季度经济总体回升”“四季度经济是全年最重的,多项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作用
稳定经济大盘,对就业和民生意义重大。 这次会议专门提出,当前困难的群众越来越多,必须打好民生底线。
落实和完善扩大失业保障政策,让返乡农民工获得补助和救助。
将注册失业人员一次性纳入就业补贴半年以上。
最低生活保障逐步扩大范围,惠及哪些群体?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民政部财政部于2020年6月专门发文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时,要求“确保城乡困难家庭能够满足门槛,及时将因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 同时,明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 一般指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的家庭。
专家表示,这一政策将大大提升大众获得感,对拉动消费有明显作用
“我们已经消灭了绝对贫困。 当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是减少“相对贫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栗燕杰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最低生活保障需要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同时,最低生活保障周边家庭的保障,已经有了一些实践,可以按规定享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特殊社会救助。 现在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保障力也将大幅提高。
栗杰说,最低生活保障有“悬崖效应”。 也就是说,脱离最低生活保障线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将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全部待遇,可以对低收入者收入进行隐瞒浪费,保护这个保障。
“将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范围扩大到‘最低生活保障的边缘’,保障对象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后仍在继续救助,减少了这种‘悬崖效应’。 同时,我们出台多项救助相结合的政策,努力使救助不仅仅依赖最低生活保障。 ”栗杰说。
栗燕杰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扩大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范围,既能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又对拉动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很大。 如果他们手里有钱,对刺激消费会起到更明显的作用吧。 因此,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让返乡农民工等困难群体获得更多补贴,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民生,增强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刺激消费政策的有效性,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是有意义的”栗燕杰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