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11月将有5次冷空气来袭。
7月7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10月10日至13日,将有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中国。江淮及北方大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10左右。预计11月将有5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想说,8日至10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1日至14日,将有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10左右。受其影响,霜线将进一步南移。15日早晨,河南北部和山东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
“强冷空气这次主要影响北方农区,会增加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防寒保暖成本,对尚处于苗期的冬小麦影响不大。”方想建议,霜冻来临前,苹果梨枣等产区要及时收获,果园要做好防寒,北方设施大棚牲畜棚也要加固保暖,防止低温影响。
拉尼娜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最新监测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从10月份开始持续,预计本次拉尼娜事件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伟说,这次事件是2020年夏季到2021年春季2021年秋季到2022年初夏和2022年秋季开始的三次拉尼娜事件在随后的三年中重新发展,因此也被称为“三重”拉尼娜事件。
萧瑜表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中国秋冬气候的下垫面强迫因子之一,不必“谈拉尼娜色变”。中国的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系统内部的自然变率也起着重要作用。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华南大部华南东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他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温度阈值可能会影响提前加热。
11月是北方很多地方开始供暖的时间。拉萨延吉等城市已陆续开始供暖。据北京市城管委消息,北京市于11月7日正式开始供暖系统试运行。
方想说,关于是否提前供暖,各地都制定了相关标准,一般参考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以北京为例,规定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5及以下,或者遇强降雪等可能对居民生活保暖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可以提前供暖。
据方想介绍,根据最新天气预报,11日之前,北京气温偏高,12日至14日将有一次明显的冷空气活动。日平均气温会下降到5以下,但持续时间不一定达标。
方想表示,各地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天气,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前研判,为供暖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原标题:今年其实是暖冬?拉尼娜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