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副“既往不咎”的萌样让我心里暖暖的,但在我内心深处,已经是波涛汹涌了。我就纳闷了,为什么孩子被吼了之后不生气反而求抱?
孩子被吼了之后没有生气,反而要求抱抱。这是因为什么?
心理依赖,孩子渴望安全感。
科学家做过相关实验,把两只与人类有94%基因同源性的恒河猴放在同样大小的笼子里。然而,一只猴子有一个毛茸茸的没有奶水的假妈妈,另一只猴子得不到任何安慰。
实验发现,当猴子需要食物时,它们会主动找东西吃。其他时候,猴子会紧紧抱着这个假布偶妈妈,绝不放手。这样,我们可以触摸我们的皮肤,感到安全。
通过这个科学实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孩子的搂抱其实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是一种心理依赖,是对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补充。
所以即使妈妈对宝宝大喊大叫,宝宝也会很快忘记。宝宝想和妈妈亲近,渴望得到妈妈的拥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表现在6岁以下的孩子身上比较明显。
想缓和关系。
孩子童心未泯,享受幸福生活。当孩子发现妈妈对自己大吼大叫时,他们非常害怕和焦虑,他们希望这种大吼大叫快点结束。所以,有些孩子会等妈妈发泄完,不再大喊大叫,以便立刻寻求妈妈的拥抱,从而缓解亲子关系的尴尬。
这个方法很有效。即使母亲很生气,看到孩子可爱的样子,也会很快发脾气。大多数母亲重复走这条路,所以孩子们有迹可循。大多数孩子都期待着他们的母亲能够说话而不大喊大叫或责骂。
有一次批评完儿子,我心里知道不是他的错,但是那天我心情不好。碰巧看到儿子作业潦草,画画敷衍,就吼了他几句。让我惊讶的是,儿子不但没有反驳我,一句话也没说。
看我生气后,他笑呵呵的抱着我,求我抱抱他。那一刻,我们都忘记了刚才的不快。现在想来,儿子真的很聪明,缓和关系的方式恰到好处,很温暖。
作为家长,知道孩子被吼了之后并没有生气,转而寻求拥抱的理由,大家就能知道他真的错了。长时间对孩子大吼大叫,对孩子的伤害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大。不要低估了呵斥和责骂对宝宝造成的伤害。
对婴儿大吼大叫是有害的,孩子容易自卑,智力下降。
父母对宝宝大吼大叫,即使孩子满不在乎,转身就忘,也会马上要求妈妈抱抱。但是,当那些骂人的话从父母嘴里脱口而出的时候,还是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比如导致孩子自卑,智力下降,让孩子的童年生活变得极其不愉快。
可见,对宝宝大吼大叫是完全没有用的,对孩子是彻头彻尾的伤害。所以,我们这些做母亲的女人,应该用温柔的语言和孩子说话。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再生气也不能对宝宝发火。有什么事,你要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做不到,不妨先学习一些情绪自控的技巧。这些技巧我反复练习过,效果不错。比如暗示调节音乐缓解注意力转移等。可以帮助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对孩子的言行造成伤害。
其中,控制情绪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情绪的ABC概念,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对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概念,这样才能改变对宝宝大吼大叫和责骂的结果。建议你可以看看心理大师埃利斯的书《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对大人小孩控制情绪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话题:你平时会忍不住对宝宝大吼大叫吗?小孩子被吼的时候一般会做什么?
发表评论